(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
1、材料加工工程
本方向依托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省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产业用纤维制备与应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研究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的高性能纤维以及以编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特色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具有如耐强腐蚀、低磨损、耐高温、耐辐射、耐高电压、高强度高模量、高弹性、反渗透、高效过滤、离子交换、导光、导电等特点。这些高性能纤维大都应用于工业、国防、医疗、环境保护、尖端科学等各方面。具体包括(1)聚苯硫醚超细纤维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应用、高强高模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开发、对位芳纶纳米纤维的宏量制备与产业化开发;(2)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三维及二维编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透波、防弹、耐温、防腐、导电)、3D打印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成型工艺、性能检测等。
2、材料物理与化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有机硅化学新材料以及基于纤维及织物的新型可穿戴能量转换和能量存储材料及器件研制工作,具体包括(1)新型高性能有机硅复合材料、可发光纳米材料制备及功能性织物开发;(2)研究导电纤维与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在可穿戴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3)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的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3、材料学
本方向主要开展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具体包括(1)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生物医用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尤其是创伤修复用生物医用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研究;(2)针对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以生物大分子或天然纤维为基础,通过自组装和结构修饰等方法,构建具有微纳米尺度的仿生医用材料和器件,应用于皮肤、脏器、骨等软硬组织的修复,为解决人类的重大疾病治疗提供新材料和新方法。
4、柔性智能材料
本方向主要从聚合物大分子的多级结构出发,研究设计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纤维聚集体柔性复合材料,实现材料制备和应用过程的绿色节能及智能化,研究柔性智能材料的结构与智能响应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在环境生物、能源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具体包括:(1)智能响应聚合物大分子结构设计、(2)智能纤维材料的结构设计、(3)基于纤维的智能聚集体结构设计、(4)柔性智能材料的环境响应理论、(5)柔性智能材料器件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