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CN EN

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

(国家级科研平台服务中心)

荆楚蓝韵·纺大传承:纺织科技馆志愿宣讲队参加非遗蓝染科普讲座

2025/04/28

为深入推动荆楚非遗蓝染文化的科普与传承,4月16日,创新创业学院举办了以“非遗蓝染”为主题的专题讲座,纺织科技馆志愿宣讲队积极参会,旨在通过专业讲解与互动交流,进一步弘扬传统印染技艺,探索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应用,同时提升宣讲队员的科普讲解水平和技能。

讲座围绕蓝染的历史文化、科普技巧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为与会师生提供了全面的非遗蓝染知识体系。

蓝染历史文化溯源:从“蓝”字起源到荆楚印染技艺的传承脉络

讲座伊始,王老师从“蓝”字的起源入手,引用古籍《说文解字》“蓝,染青,草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蓝染的历史发展脉络。她指出,蓝染作为中国传统印染技艺的代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与技艺的结合,王老师带领大家重温了蓝染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历程。

非遗蓝染科普传播:立足荆楚文化,探索现代传播与教育创新路径

王老师强调,非遗蓝染的科普工作应立足湖北荆楚文化,以“荆楚蓝”“纺大蓝”为核心,结合现代传播手段,提升科普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她指出,蓝染的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不仅限于传统服装设计,还可应用于文创产品开发、主题民宿装饰等领域。通过创新设计与现代工艺的结合,蓝染技艺能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非遗蓝染未来展望:从校园到中小学,构建多层次科普活动体系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非遗蓝染的科普活动展开热烈讨论。纺织科技馆志愿宣讲队队长谷博琦建议,针对中小学研学活动,可以设计线下蓝染体验课程,通过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趣味性,同时确保活动的安全性与教育性。王老师对此表示高度认可,并建议未来可以开展更多类似的小型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蓝染的影响力,同时也有益于增强纺织科技馆的科普体验与互动。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对非遗蓝染历史文化的理解,还获得了关于非遗科普活动的创新思路。下一步,纺织科技馆志愿宣讲队将继续发挥学科交叉优势,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与讲座,持续提升讲解的专业性与科普互动性。



讲座嘉宾介绍

王妮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汉绣)核心成员;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产学研委员会委员;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时装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服装设计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

研究方向:荆楚传统印染传承与创新,荆楚纺织非遗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

返回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