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CN EN

武汉纺织大学技术研究院

(国家级科研平台服务中心)

探源红色纺织文化 织就创新发展机遇——技术研究院“织创薪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2025/07/13

为深入挖掘和传承红色纺织文化,感悟实业精神,探索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及其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技术研究院“织创薪传”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8日至7月11日赴上海、南通、常州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师生们共同绘制纺织文化地图,上了一堂生动的纺织行业教育课,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探寻行业发展脉络,进一步厚植专业情怀与时代担当。

上海纺织博物馆:追溯纺织业起源与发展

7月8日,实践团首站来到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澳门路150号的上海纺织博物馆。该馆原为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其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机械棉纺织厂——1878年由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制造局。

博物馆系统展示了从远古时期的纺织技艺起步,到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工业化转型,再到20世纪50至70年代国营时期的辉煌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全球化发展历程。丰富的文物和史料让实践团深切体悟到上海纺织业从手工到机械化的演变,理解了其在维护经济主权、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厚重“纺织精神”与“工匠精神”。

博物馆三楼科普馆通过“神奇的纤维”、“缤纷的面料”、“完整的产业链”和“广泛的用途”等展区,陈列了航天服、防爆服、汽车内饰等现代智能纺织产品。这些展品让实践团直观了解了纺织产业从传统服饰领域向高科技、高性能方向的拓展,整体认识到纺织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国防事业建设及社会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上海第十七棉纺厂:体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7月9日上午,实践团走访了上海第十七棉纺厂。该厂前身为1921年日商开办的裕丰纱厂,历经多次改名和改制,最终于2008年迁至江苏大丰,原址转型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这一转型既保留了历史遗存,也契合上海城市发展新定位,成为上海纺织业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的缩影。当前,在成本压力与政策环境约束下,上海纺织业逐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让位,黄浦江沿岸的纺织企业也被要求全面退出。这一过程体现了上海经济战略转型,纺织业从单一支柱产业演变为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助力城市实现从轻工业到综合工业再到创新驱动经济的跨越。

大中华纱厂与华丰纱厂旧址:了解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

7月9日下午,实践团参观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的大中华纱厂与华丰纱厂旧址。这两座工厂始建于1919年至1932年,1958年合并为上海第八棉纺织厂。2008年,旧址改造为半岛1919国际创意产业园,成为上海吴淞地区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群。其中,6号楼曾为永安第二纱厂办公大楼,历经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事变的洗礼,见证了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战后,该建筑作为第八棉纺织厂的厂部行政楼继续使用。如今,园区在充分保护工业遗址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开发利用,已成为吴淞地区的著名景区。

张謇故里:感受实业救国奋斗历程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来到南通张謇故里,开启了涵盖张謇纪念馆、中国沈绣博物馆与江苏大生集团的研学之旅。

在张謇纪念馆, 师生们沿着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足迹,深入了解其创办大生纱厂、构建纺织工业体系的奋斗历程。泛黄的文献、老照片与复原的纺织机械,生动再现了近代民族纺织工业的艰辛创业史。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理念,更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在中国沈绣博物馆, 师生们领略了以沈寿为代表的刺绣大师如何将传统苏绣技艺与西方绘画技法融合创新。一件件精美的沈绣作品,尤其是以纺织为主题的展品,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纺织文化的深度交融,让师生们惊叹于非遗技艺在纺织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先探访了大生纱厂旧址,了解其创办历史及意义;随后走进现代化纺织车间,近距离观摩智能纺织设备的高效运转,了解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生产的全流程工艺。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大生集团在传承张謇实业精神的基础上,推动纺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实践成果,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百年纺织企业的创新活力与时代使命。

13FD1

常州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沉浸式红色纺织之旅

7月11日,实践团抵达常州,探访国家级工业遗产——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纺织历史与创新实践之旅。在京杭大运河畔的丁堰段,创意园静静诉说着百年传奇。在沈桥庆先生的生动讲解下,同学们参观了“大明厂百年工业历史馆”,了解从1921年常州大明纱厂创建,历经时代变迁成为“常州第四棉纺织厂”、“常州不织布总厂”,最终蝶变为国家级工业遗产的完整历程。百年老槐树下的铜钟遗迹、融合中西特色的民国建筑群、蕴含历史典故的“剑井”,每一处细节都生动刻画了常州乃至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发展的厚重足迹,让实践团沉浸式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纺织科普教育。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此次“织创薪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纺织工业的历史沿革,通过浸润式实践重走纺织发展之路,真切感悟到纺织业作为“母亲工业”曾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厚重,更深刻体会到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实践团成员一致表示,将传承和发扬“纺织精神”,深耕纺织新材料领域,以根根纤维织就未来的无限可能!

返回 | 关闭